上一页|1|
/1页

主题:民俗文化应该从科学层面挖掘和弘扬

发表于2013-02-15

“爸爸,我们的祖先很蠢吗?”女儿一边剪断粽子外面的棉线,一边问我。
“你怎么会问这样的问题?”我诧异地盯着女儿问道,这时,她已经剥开了粽子的芦苇叶子做的外皮,露出了白白的糯米饭团。“

。“电台里说,先人们在河上寻找屈原的时候,为了防止河里的鱼鳖虾蟹把屈原当饭吃了就向河里仍饭团,可是后来又说为了防止鱼鳖虾蟹吃了饭团,所以包上了芦苇叶子,这不是很蠢吗?粽子真是这样来的吗?”我不知如何回答,只好想一想再说。


我们的传统节日都有一些传说和来历,其实,不一定都像现在媒体上专家们讲得那样。

关晓雩-十二世(891241204)  12:04:40
呵呵

就拿端午节来说,我觉得不一定和屈原有太大的关系。屈原在两千多年前的楚国做过掌管内政和外交的“左司徒”,后来失宠,和大多数朝臣不和,成为了持不同政见者,最后在秦军攻破楚国时投江自杀了。可以说,屈原即得罪了自己国家的领导,也是主张抗击后来统治者秦王朝的,老百姓怎么会大规模的纪念这样反臣呢?当局也没有理由支持这样的活动呀!那末,端午节是因何而来的?我们从以沿袭至今的习俗上不难找出答案。


先说粽子吧,粽子的主要材料是芦苇叶子和糯米,我们从古代医学文献中不难找到这是两种具有解毒祛病功效的“药材”,可以抗病毒,解瘟病。春夏相交之际,正是百毒复苏,疫病流行的季节,食用粽子,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预防甚至是治疗措施,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粽子的选材偏偏是糯米和芦苇叶子了。
至于艾蒿和雄黄酒,这是目前大家都知道的消毒治虫的好东西。
再说活动,北方到野外采艾蒿,南方在河里赛龙舟,看上去不搭界,其实这些都是鼓励人们到户外锻炼身体的运动项目,跟政治一点关系都没有,更和纪念爱国诗人扯不上关系。


我有理由推断,在遥远的古代,曾经经常在春夏相交之际爆发各种类型的疫病,广大劳动人民在中医、和尚和道士的指导下,就地取材防病治病,到室外活动锻炼身体,统治阶级为了自己的社稷安稳也乐见其成,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今天的所谓传统节日。
可见,我们的祖先不会拿出家里珍贵的粮食去喂河里的鱼鳖虾蟹,也不会放下田里的农活,成群结队的去河里划船纪念那个根本不认识的、落魄的诗人和持不同政见者。我们的祖先在当时官府的领导下,在春夏相交的季节里,开展了大规模的爱国卫生运动,进行了食疗和药疗,进行了环境消毒工作,还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我们的祖先很聪明。

陶为-十一世(601175815)  12:18:06
昨天是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我又一次从官方的媒体中听到了所谓的习俗,而这些所谓的习俗的来历千奇百怪,唯独没有一点科学,我就挺纠结,其实,破五就是号召人们搞一下家庭卫生,把过年这几天吃剩来不及处理掉的瓜果皮核骨头鸡毛之类的垃圾丢掉而已,商家也要开门上市正常开业了,什么迎财神之类的这不是扯吗?问题是我们的官府就这么领着头的扯,莫名其妙啊。
陶为-十一世(601175815)  12:18:06
所以,我翻出了09年写的关于端午文化的帖子,想不到已经被别人转载了,唯独官府还是年复一年的这么忽悠着。

发表于2013-02-15

延安的时候毛主席写过一篇文章叫做为人民服务,有句话说: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寄托我们的哀思,所以,我们把丧葬文化向单纯寄托哀思缅怀逝者的路子上移风易俗,可是如今,封建文化的糟粕都回来了,科学的都被抛弃了,即便是上海这样的现代都市,也可见搭经棚唱大戏的文化,这就很耐人寻味了,改革难道就是这么个改法吗?难怪人们死不起了,那么,谁喜欢这样的改革呢?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