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盘点2010年乐坛 选秀歌手上位演唱会最给力

发表于2013-03-28

2010 年的流李言平行乐坛,注定是转折的李言平一年。与前几年整个行清华大学业的暮气沉沉相比,去惊奇出一些绿芽和希望。 [url=http://news.china.com.cn/live/2012-10/23/content_16781286_2.htm]李言平[/url一些绿芽和希望。

由于演出市场赢利模式的步入正轨,由演出代替原来的唱片,成为音乐产业的核心,也给整个音乐行业带来了动力。而接受唱片不赚钱是正常、赚钱是意外的规律,也让更多音乐人反而能够更自由地在专辑的世界里,进行创作和演绎的发挥。于是, 2010 年的专辑市场,多的是个性和自由,少的是主流和曲风。一个在音乐取向上更为多元和分散化的格局,也悄然形成。虽然暂时没有巨星,但未来的巨星,却肯定会在这样的环境中出生。

2010 年也是大主流流行乐全面溃败的一年,随着周杰伦、蔡依林等歌手年度专辑的不尽如人意,华语流行乐也因此进入了巨星真空的时代。与此相对应的,却是无论华语乐坛还是欧美乐坛,都涌现出大量新人歌手。虽然这些新人并没有带来音乐技术和形态变革的新迹象,但与前几年一味复制和怀旧相比,至少已处于朦胧的发芽状态。想要辉煌再现,现在的你我,只需等待。

■华语乐坛

演唱会一片繁荣 选秀怀旧一样时髦

演唱会最给力

从三月陈奕迅的香港Duo演唱会,到六月黄耀明人山人海的北京行,再到七月那英的重回小巨蛋。从一年内跨省巡演的陈绮贞、周杰伦、刘若英、“五月天”和周笔畅,再到岁末王菲的复出和崔健的压轴。2010年的华语流行乐坛,几乎是靠票房赢得了歌手和音乐人的生存空间。这还不包括许多独立歌手和乐队同样引起轰动的签唱会和小型演唱会,以及集中于五月和十月的各种类型的音乐节。

2010年,北京成为继香港和台北之后,中国演出市场的一核心城市,而非以往港台歌手巡演中的某一站点。尤其是天后王菲选择在北京举行复出首站的演唱会,让整个华语乐坛的焦点,一时间集中到了五棵松。随着碧昂丝和亚瑟小子等国际巨星的光顾,五棵松顶尖的音响设备,以及首都强大的票房保证,也让北京在未来几年内,甚至有可能超越香港和台北,成为中国流行乐最重要的舞台。而且和香港主要依靠红磡,台北主要借助小巨蛋不同,北京除了五棵松体育馆之外,还有北展中心、首体和工体等多个场馆可供选择。

2010年的演出市场,最为意外的还是各地音乐节的星火燎原。作为演唱会的一种另类形式,早期如“迷笛音乐节”,更多的是为摇滚乐提供一种生存的空间,寄托一种理想主义情怀。但在各地政府的参与合作下,如今的音乐节,越来越多地成为各地的城市名片和旅游项目,在提供更多资金保障的情况下,让许多没有机会举行个唱的独立歌手和音乐人,有了生存的空间,能够起到通过音乐节出场费来养唱片、养音乐的目的。

与此同时,演唱会市场的竞争激烈,也促使演出策划水平的提升。无论是“怒放摇滚”还是崔健的摇滚交响乐演唱会,都是通过明确的定位,从而赢得了票房。而后者更是让演唱会不再成为录音室的复制和再现,而是一种创造过程的同步直播,从而赋予了演唱会以唱片同等的原创效果。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