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南山集团城镇化建设 打造村庄都市

发表于2015-04-09

这里地处胶东半岛,面朝渤海湾,雾气氤氲,远处的青山依稀可见。沿着宽阔整洁、种满绿植、四向通衢的马路前行,片片绿地如画似屏,茂密的树荫为行人搭起了“遮阳伞”,不时有成排的红顶白墙的小楼从眼前闪过。楼房附近还有汨汨流水的小河,河边柳条摇曳,花儿争奇斗艳。现代化商业区、居民小区错落有致,医院、学校、图书馆、大剧院、体育场、老年公寓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活脱脱是风景优美的都市风貌。

然而谁也想象不到,这是一个“村庄”,说它是座小城市其实更为恰当。南山集团通过村企合一的新模式发展成了这个现代化“村庄”。与有的经济发达的农村不同,南山在经济腾飞的同时,让一座座荒山变得生机盎然,在城镇化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同步得到发展。
让南山村人颇为满意的是,这里的环境不仅没有为工业化而牺牲,反而因为厂房、民宅和马路的建设而变得更绿,这是南山集团园林公司前负责人宋老先生的感受。他今年66岁,从园林公司退休多年后,一直兼任绿化顾问。作为曾经的前宋村第四小队村民,他对这里一草一木30多年来的变化如数家珍。
  他介绍,整个南山村的绿化最早是从厂区开始的,初衷很简单,就是为了“让厂区能好看一点儿”。“建了工厂不绿化,光是几个厂房杵在那儿,工人就没有干劲儿。就像盖个房不装修,住进去肯定感觉不好。绿化好了,工人上班才能心情舒畅。”他打了个比喻。
  记者在南山走街串巷观察到,南山没有采取山林、绿地给公路和大厦让行的常见发展模式,从“发展史馆”的历史照片可以看出,创业之初,南山的山地还是一片荒芜,村落颓旧,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一幢幢建筑拔地而起,一株株绿植也争相比拼着身高和姿色,山地“秃头”问题反倒因为南山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逐渐治愈了。
  不仅是工厂,整个南山村都是这个绿化套路——修路盖房,草木工程随后跟上,后者相当于前者的“标配”。两三年的工夫,南山的山区就全都绿起来了进行大规模的生态绿化,目的是让南山一年四季都有景可看,实现了“城在林中、路在绿中、居在园中、人在景中”。
由于绿化任务的增加,南山集团于2005年成立了园林公司,并建了两处总面积超过1000亩的育苗基地, 
  记者了解到,南山的园林公司每周的周一和周五都要开会,讨论这个种植季的成活率如何,苗木在不同时期容易出现什么状况,各种花草树木怎么养护等问题。
根据记者在大都市——北京的生活经验,首都虽有高度成熟的城市保洁设备,还有环卫工人的频繁作业,但一些人乱扔垃圾的现象依然突出。而在南山,别说纸屑,就是枯枝落叶记者也几乎没有见到。
  看到南山到处呈现出的洁净环境,记者最想知道的就是,这里的村民同样是中国人,而且还是一般人认为缺乏卫生习惯的农民,为什么他们能做到自觉不扔垃圾呢?记者发现,许多村民都有了环境意识,小孩儿吃零食,包装也自觉扔垃圾桶里。村民高效梅自豪地对记者说:“我看我们这儿的环境,不比大城市差!”也许,因为这里有长期坚持的制度化的高效管理,也因为南山的村民真正从家乡的美好中获得了尊严。

上一页|1|
/1页